3元早餐“点”亮老人幸福夕阳红
发布时间:2025-05-22 14:31:11| 浏览次数:
清晨6点的永乐店镇,80多岁的王克成老人踏着晨露走向马合店村幸福晚年驿站。膳食区飘出的包子香气与老人们爽朗的笑声交织,勾勒出温暖的养老图景。这座由闲置资源改造的驿站,正以“3元早餐+文化课堂+入户巡访”三维服务体系,书写着新时代农村养老的“永乐答卷”。
早晨7点还不到,马合店村幸福晚年驿站的膳食区,已是饭菜飘香。二十余位老人端着餐盘在窗口有序排队。家住鲁城村的李大爷举着热气腾腾的包子笑道:“三块钱能吃三个大包子、一碗粥还有个鸡蛋,孩子们再不用操心我凑合吃饭了。”
驿站负责人杨瑞莲介绍,早餐工程历经3个月调研,针对老年人“三高”等健康问题,推出少油少盐的定制菜单。厨房里,每份食材均可溯源,餐具每日高温消毒。“每天7点人最多,现在每天都要接待近50位老人就餐。”杨瑞莲介绍,包子、烧饼、小米粥等丰富品类,价格仅售3元,每位老人还免费供应一个鸡蛋。干净整洁的环境、丰富可口的早餐、热心周到的服务,让马合店村及附近村庄老人的幸福感显著提升。
穿过飘着饭香的膳食区,日间照料中心传来阵阵喝彩声。棋牌室里,五位老人正为一步“将军”激烈讨论;手工课堂上,陈阿姨展示着刚完成的丝网花作品:“年轻时在地里忙活,老了倒成了艺术家,学会了这么多手艺活。”
驿站创新推出“6+N”文娱矩阵:6项固定活动包含书画、声乐、养生课堂等,N项特色活动则根据节气调整。重阳节剪纸教学、腊八节熬粥比赛等特色项目,让传统民俗与现代养老深度融合。
自运营以来,驿站以照料老年人基本生活、方便老年人情感交流、满足老年人的精神文化需求、丰富老年人的晚年情趣为服务宗旨,为马合店村及周边村庄的高龄、空巢、独居老人创造了一个老有所养、老有所乐的“幸福驿站”,数据显示,空巢老人日均驻留时长达到4.5小时。
“孟大爷,今天给您理个清爽发型!”早上9点,护理员陈艳敏驱车20公里赶往城区,为独居的孟凡胜老人上门理发。一手拿电推子,一手拿梳子,在她娴熟的技艺下,老人的头发变得干净、整齐。“头发理得又干净又顺滑,手艺真好。”细致入微的服务让孟大爷脸上洋溢起幸福的笑容。
针对老年人实际情况及需求,驿站为老人提供理发、剪指甲、打扫卫生等全方位的服务,让他们在精神上也能得到愉悦和满足。“我们每个月定期上门探访四次,个人清洁一次。”陈艳敏介绍。
镇内还为68位失能或半失能老人建立“一人一档”服务清单,提供每月4次上门护理。家住后营村80多岁的失能老人姚志香,由于长年卧床情绪低落,对生活失去了信心。为让老人保持愉快心情,驿站工作人员每周都会到老人家中和她聊天,更用“话疗”解开老人心结。“老伴现在能笑着哼小曲了!”姚志香老伴张启发展示的感谢信中,“医养结合”“精神慰藉”等关键词被反复圈注。
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是民生大事,是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。
从“一碗热粥”到“一键呼叫”,永乐店镇聚焦老年人幸福养老目标,努力打造“15分钟为老服务圈”,近年来持续完善社会保障机制,缩短养老半径,完善养老驿站建设,目前已建成村级养老驿站11家,让乡村老年人的养老服务更加触手可及,实现乡村老年人老有所养、老有所医、老有所乐。
如遇作品内容、版权等问题,请在相关文章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。版权侵权联系电话